性氧化物而使制冷系统受到污染

2020-12-29 23:08:42      点击:
性氧化物而使制冷系统受到污染。因此,除了要更换压缩机、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之外,还要对整个制冷系统进行彻底的清洗。 制冷系统的污染程度可分为:轻度与重度。轻度污染时制冷系统内冷冻油没有完全污染,从压缩机的工艺管放出制冷剂和冷冻油时,油的颜色是透明的。若用石蕊试纸试验,油呈淡黄色(正常为白色)。重度污染是严重的,当打开压缩机的工艺管时时,立即可闻到焦油味,从工艺管倒出冷冻油,颜色发黑,用石蕊试纸浸入油中,5分钟后,纸的颜色变为红色。空调系统清洗用的清洗剂为R113。清洗前先放出制冷系统管路内的制冷剂,拆卸压缩机,从工艺管中放出少量冷冻油检查其色、味,并看其有无杂质异物,以明确制冷系统污染的程度。  

清洗过程如下:先将清洗剂R113注入液槽中,然后起动泵,使之运转,开始清洗。对于轻度的污染,只要循环1小时左右即可。而严重污染的,则需要3--4小时。洗净后,清洗剂可以回收,但经处理后方可再用,在贮液器中的清洗剂要从液管回收。若长时间清洗,清洗剂已脏,过滤器也会堵塞脏污,应更换清洗剂和过滤器以后再进行。清洗完毕,应对制冷管路进行氮气吹污和干燥处理。槽、过滤器和泵在干燥处理时一定要与管路部分断开。并在液压管、吸液管的法兰盘上安装盲板,然后用真空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在抽真空过程中,要同时给制冷管路外面吹送热风,以利于快速干燥。最后将制冷管路按原样装好,更换新的压缩机和过滤器。 

注意事项:①为了避免清洗剂的泄漏,应采用耐压软管,接头部分一定要用胶带包扎紧密。②使用膨胀阀的机种,要去掉膨胀阀,以旁通管代替。③若制冷系统内进入水分,一定要将水分排净。④因压缩机烧毁而生成酸性物质时,必须注意用氮气吹净。6.       排空气制冷循环中残留的含有水分的空气,将导致冷凝压力升高、运转电流增大、制冷效率下降或发生堵塞(冰堵)与腐蚀,引起压缩机汽缸拉毛、镀铜等故障,所以必须排除管内空气。 方法如下: 

⑴ 使用空调器本身的制冷剂排空气。    拧下高低压阀的后盖螺母、充氟嘴螺母,将高低压阀芯打开(旋1/4?1/2圈),等待约10秒钟后关闭。同时,从低压阀充氟嘴螺母处用内六角扳手将充氟针顶向上顶开,有空气排出。当手感有凉气冒出时停止排空。排氟量应小于20g。⑵ 使用真空泵排空气。    先将阀门充氟嘴螺母拧下,用抽真空连接软管进行连接。将“LO”旋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其打开,然后合上真空泵的开关,进行抽真空。停止抽真空后,还要将阀门后盖螺母拧下,用内六角扳手将阀芯按逆时针方向旋开到底,此时制冷系统的通路被打开。接着将连接软管从阀门上拆除下来,将阀门的连接螺母与后盖螺母拧紧。 

⑶ 外加氟利昂排空气使用独立的制冷剂罐,将制冷剂罐充注软管与低压阀充氟嘴连接,略微松开室外机高压阀上接管螺母。松开制冷剂罐的阀门,充入制冷剂2?3秒,然后关死。当制冷剂从高压阀门接管螺母处流出10?15秒后,拧紧接管螺母。从充氟嘴处拆下充注软管,用内六角扳手顶推充氟阀芯顶针,制冷剂放出。当再也听不到噪音时,放松顶针,上紧充氟嘴螺母,打开室外机高压阀芯。 

7.       充注制冷剂。对于全封闭式压缩机,充注氟利昂往往采用低压收入法。⑴.  充注前需将制冷剂从大钢瓶倒入小钢瓶中,其方法是:先将修理用的小钢瓶放入有冰块的容器中冷却降温,然后用一根橡胶软管将大、小钢瓶连接起来,但大钢瓶的阀门暂不开启。将大钢瓶阀门和小钢瓶的接头松开,用氟利昂气体将软管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关闭大钢瓶的阀门,旋紧小钢瓶的软管接头。开启大、小钢瓶的阀门,充注制冷剂,待充到80%时,关闭大小钢瓶的阀门,去掉软管。⑵. 由钢瓶往制冷系统中充注制冷剂时可将钢瓶与修理阀相连接,也可用复合式压力表的中间接头充入。打开小钢瓶并倒置,将接管内的空气排出后,拧紧接头,充入制冷剂,表压不超过0.15Mpa时关闭直通阀门。起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同时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待蒸发器上已结满霜或结露时,即可停止充注。制冷剂的充入量有以下几种方法:⑴ 测重量。在充注氟利昂时,事先准备一个小台秤,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温水(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在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⑵ 测压力。 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此压力的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因此,根据安装在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如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为7.2℃,冷凝温度为54.5℃使用R22。查R22的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对应表,以确定其蒸发压力值和冷凝压力值。查表可知:R22在7.2℃时相应绝对压力值为0.53Mpa(5.3kg/cm2)和54.5℃时的相应绝对压力值为2.11Mpa(21.1kg/cm2),将此压力换算为表压值即可。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若高、低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表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若高、低压压力均低则表明充入量不够;若高、低压压力均高,则表明充入量过多。压力测定法较为简便,在维修时经常作用,但是缺点是比较粗,准确度不高。⑶ 测温度。   用半导体测温仪,测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出口等各点的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在蒸发器的进口(毛细管前150mm处)与出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7?8℃,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出口处1-3℃。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表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则表明制冷剂充注过多。⑷ 测工作电流。   用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制冷时,环境温度35℃,所测得的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温度越高,电流相应增大,温度越低电流相应减少。在风机正常、两器散热号的情况下按空调器工况测电流值作比较。8.   如何使用氧气-乙炔焊接工具?⑴在点火前,必须做好以下3项检查:A.   先打开乙炔瓶阀,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B.   再打开氧气瓶阀,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C.   如果乙炔瓶压力有增大,不能使用焊枪,可能是由于氧气将乙炔压入钢瓶,造成乙炔气回流入瓶内。⑵点火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    打开焊枪上的乙炔气开关,并点燃。B.    打开焊枪上的氧气开关。C.   根据焊接需要,调节乙炔、氧气开关的开度。⑶灭火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A.    先关闭焊枪上的氧气开关。B.    再关闭焊枪上的乙炔气开关。一般氧气压力比乙炔压力大2倍。在使用中如发现乙炔气回流时,应立即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发生意外。⑷另需注意以下几点:A.    禁止在没有安装压力表或压力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备。B.    禁止在该设备上方进行焊接。C.    分清供给氧气和乙炔气的专用管子,保证使用安全。D.    不能让软管碰到有机溶剂。E.    焊接时,氧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1Mpa,乙炔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05Mpa。9.   如何对制冷系统进行检漏?⑴手触油污检漏。 空调器的制冷剂多为R22,R22与冷冻油有一定的互溶性,当R22有泄漏时,冷冻也会渗出或滴出。运用这一特性,用目测或手摸有无油污的方法,可以判断该处有无泄漏。当泄漏较少,用手指触摸不明显时,可戴上白手套或白纸接触可疑处,也能查到泄漏处。⑵肥皂泡检漏。 先将肥皂切成薄片,浸于温水中,使其溶成稠状肥皂液。检漏时,在被检部位用纱布擦去污渍,用干净毛笔沾上肥皂液,均匀地抹在被检部位四周,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如有肥皂泡出现,说明该处有泄漏。有时,需先向系统充入0.8-1.0Mpa(8-10kgf/cm2)的氮气.⑶充压检漏。 制冷系统已修理焊接后,在充注制冷剂前,最好在近下班时,充入1.5Mpa氮气,关闭三通检修阀(阀本身不能漏气)。待第二天上班,如表压没有下降,说明已修复的制冷系统不漏。如表压下降,则说明存在泄漏,再采用肥皂泡检漏法检漏。⑷水中检漏。 此法常用于压缩机(注意接线端子应有防水保护)、蒸发器、冷凝器等零部件的检漏。其方法是:对蒸发器应充入0.8Mpa氮气,对冷凝器应充入1.9MPa氮气(对于热泵型空调器,二者均应充入1.9MP氮气),浸入50度左右的温水中,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发生。使用温水的目的在于降低水的
表面张力,因为水的温度越低,表面张力越大,微小的渗漏就不能检测出来。检漏场地应光线充足,水面平静。观察时间应不少于30秒,工件最好浸入水面20厘米以下。